Apr 08, 2022
另外壓料面的部分需要加工成帶有一定角度的傾斜角,這是為了有效控制拉延深度,使毛坯能夠和壓科面最大程度契。
這里要注意,傾斜角的角度問題,角度過小的話會產生皺紋,但是過大卻增加了拉延深度。
第二,不要忽視凸模對拉延毛坯的拉延效果。
壓料面的展開長度如果比凸模的便面展開長度小的化,凸模就會對拉延毛坯產生一定的拉延作用,但是這并不是說就能完全避免皺紋
實際上凸模在產生拉延作用的時候,每一個時刻的壓料面展開長度和凸模表面展開長度的長短對比都會產生效果
如果前者比后者短就會產生拉深作用,相反則會產生皺褶。
拉深工藝中如果產生的皺褶數量很少的話可能會被拉延作用消除,所以在實際的設計和乍時,很難對形成的皺紋產生比較精確的判斷。
2拉伸件起皺原因
拉伸件在拉伸過程中可能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從而產生起皺現象,綜合來講主要受這幾個因素影響
拉伸過程中沖壓件的凹模度超出范圍,致使凸模在拉伸過程中不飼卡住料,板料流動受不到約束,引起起皺。
引沖壓件壓料筋設計問題,壓料筋大小不匹配或者位置存在偏差,
板料流動不受約束,引起起皺現像。
頂桿壓力不足,沖爍件的沖壓不徹底,導致起皺
模具十偏差,同樣會造成沖壓件拉伸過程中的壓科無法壓實、壓料邊過小,拉伸過程無法壓住料,造成起皺。
凹凸模之間空隙過大,拉伸過程中無法壓住料,造成起皺。
這六點是最常見的拉伸過程中的起皺影響因素,但在著手消除起皺現象時還要結合更多的具體況具體分析,從而找出更具體的起皺原因。
3沖壓件起皺控制辦法
總的米說,防止起皺的最根本辦法就是保證在拉伸過程中模具能夠切實的壓住抖,同時板料能夠以一個合理的速度流動。
板料流速如果過快就會造成起皺,而過慢的后果就是零件開裂。
所以詳細來說,防止起皺的第一步,就是采用正確的壓料裝置。
這種正確的壓料裝置能夠在壓料時將毛坯的變形部分充分壓實,同時作用壓料力,有效避免凸緣部位拱起而導致起皺。
壓料力的大小同樣需要掌控。
壓料裝置有彈性壓料和剛性壓料兩種方式,前者適用于淺拉深,后者適用于深拉伸。
其次,拉延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拉延筋是壓料面上調節控制變形阻力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拉延筋的突出特點就是對材料流動情況良好的掌控和調節,從而使拉伸過程中各部位的材料受力均勻,使材料正確的填充到模具中,避免材料不均而引起的起皺或者開裂現象。
曲面拉伸件比較復雜,特別是凸緣很小的零件,這些零件尤其要設置拉延筋,拉延筋的設置地點在徑向拉應力礻目對比較小的部位,用以提高徑向拉應力來防止起皺
另外可以針對凸緣小的零件增加一些適當的工藝補充材料,這些材料會在修邊時被去除。
而在對拉伸深度相差比較大的拉延件進行處理的時候,拉深筋要設置在進料少的部位,從而使該部分過多的進立入凹模從而避免起皺。
除此之外,材科流動阻力是沿凹模囗分布的,與拉伸深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內凹或者外凸的曲線位置都會因為拉伸深度過大而引起阻力的不均勻分布
最終導致起皺,所以控制拉伸的深度也是不容忽視的解決措施。
而當皺紋是在零件的四周均勻產生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判定這是由于壓料力不足而導致的結果,消除方法就是適當加大壓料力。
拉伸錐形件和半球形件的時候,拉伸開始時材料大部分懸空,所以很容易造成側壁起皺,這種起皺應該在增加壓邊力的同時增加拉深筋從而提供徑向拉應力,消皮紋。
4結語
總的來講,沖壓件起皺的原因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拉延過程中的材科堆積或者局部材料運動速度過快而造成的
但是引起起皺的原因確實不止本文闡述的這些,不同的零件也有不同的原因和解決摺施,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在解決實際的起皺問題時,我們應該從本質原因入手,結合具體的零件情況具體分析,采取相應的對模具的調整,才能都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田李碩本.沖壓工藝學[ M ].北京;機械過啞出版社,2m2、罔下顏彬,最新沖玉新工藝,新技術與沖模沒計圖集@《。MI,廣'月+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12.
卩孝培,沖壓沒計刊出M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且
來源:網絡 侵刪
免責聲明:本文援引自網絡或其他媒體,與揚鍛官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October 26, 2016
The Most Successful Engineering Contractor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齒圈壓板精沖工藝有限元分析(二)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齒圈壓板精沖工藝有限元分析(一)Apr 12, 2024
基于沖壓同步工程側圍外板成形分析及結構改進(二)Apr 12, 2024
基于沖壓同步工程側圍外板成形分析及結構改進(一)Apr 11, 2024
合金化熱鍍鋅汽車外板沖壓脫鋅分析及改進(二)Apr 11, 2024
合金化熱鍍鋅汽車外板沖壓脫鋅分析及改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