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超级乱淫漫画网站_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_免费的国语一级淫片_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濟南沖床廠家|李奇霖: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八大關注點

濟南沖床廠家|李奇霖: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八大關注點

Mar 08, 2021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奇霖( 紅塔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疫后重建的第一年,濟南沖床廠家也一致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經濟和政策信息格外重要。
那么,我們來看一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信號,有哪幾點是公眾和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呢?


1、淡化具體經濟增長目標,更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
“十四五”時期,相比于經濟增長的數量,高層更關注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提質增效。

不過這不是說數量指標不重要了,數量指標會長期保留的,濟南沖床廠家獲悉,“十四五”規劃《建議》里有提到“2035 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GDP增速雖然在被淡化,但仍然是地方經濟工作成效重要的參考基準。所以,數量指標還是要有的。
但數量指標的作用肯定會被淡化,因為中國經濟增長要有深層次的變革,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通過鋪攤子制造產能過剩,不能再靠債務驅動,人口紅利拐點出現也不能再靠廉價勞動力搞兩頭在外的低端加工貿易。

淡化的方式體現在不設過高的增長目標,并且讓經濟增長的目標有彈性,這樣的話就給政策空間留有余地,不會為了實現過高的剛性增長目標,而不得不讓經濟政策重復“走老路”,這次經濟增長目標定在6%以上,可以說是相當保守的增長目標。

因為去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經濟增長的基數比較低,一季度GDP增長大概率在18%左右,全年完成8-9%的概率非常高,6%的目標實現難度不大。

從地方兩會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也體現了這一點,濟南沖床廠家表示,雖然去年一、二季度的增長基數低,但大多數地方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和2020年差別是不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值也僅為8%,和2020年差不多。可見,地方經濟工作思路也發生了轉變,考慮更多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關注經濟增長的結構。
對市場來講,同樣也需要調整投資思路,即使布局順周期也得從成長的角度去考慮,得找擁有規模優勢、人均生產率不斷提高、成本壁壘護城河越來越深或者需求剛性但供給確定性收縮的周期板塊和標的,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周期的概念,而是能穿越周期的成長的概念。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都看不到經濟大起大落,單一的受益于需求端漲價的邏輯支撐力度是有限的。

2、財政積極、貨幣政策中性,政策不搞“急轉彎”
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肯定不如去年了,所以財政沒有必要維持和去年一樣的力度,財政要更關注可持續性。

而且,去年因為下半年經濟超預期修復,財政的錢并沒有花完,今年地方債也沒有提前發行,花完去年沒用完的錢對經濟本身也可以產生支撐,也不用和去年一樣,把財政的攤子鋪那么大。
所以,我們看到赤字率下調到了3.2%,專項債新增規模3.65萬億,比去年3.75萬億要少一些,今年也沒有特別國債了。

不過3.2%的財政赤字和3.65萬億專項債還是超預期了。濟南沖床廠家認為,主要是考慮到疫情并未完全消退,經濟復蘇還存在結構性不平衡問題(比如小微企業應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線下服務消費活動下行的壓力要更大一些),政策還是要預留空間,不能過早、過快的退出。

2021年經濟較去年肯定是復蘇的,財政收入預算將有所增加,疊加去年囤積在國庫的財政資金,今年財政支出端強度預計不弱,重點仍是加大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去年經濟遭遇了疫情沖擊,現在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了,為什么和去年一樣,還需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呢?

主要是因為線下服務和消費還是沒有恢復,而線下服務和消費行業里聚集了不少小微企業和就業人員,這塊的經濟活動遠沒有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水平,大致只有2019年的70-80%。因此,今年強化了小微企業減稅,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

貨幣政策比較確定是要回歸常態化了,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逐步減弱,不可能維持和去年一樣的寬松了。但對小微企業的結構性寬松措施還會保持,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對小微企業貸款增長仍需30%以上
因此,貨幣政策強調要穩健,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要外溢到虛擬經濟領域里面去了),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支持實體的同時,不能把資產價格弄的太高)的關系。

回歸中性的體現是社融和廣義貨幣向名義GDP增速靠攏,穩住宏觀經濟的杠桿率。今年實際GDP增速大概率是8-9%,名義GDP大約為10-11%,所以今年社融差不多也就11%左右。
另外,資金利率圍繞著政策利率波動,公開市場操作的量不重要,關鍵是政策利率的變化,不過隨著今年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回升,貸款利率可能會有所調整。

盡管貨幣政策在回歸中性的路上,但考慮到疫情的復雜性,線下消費和服務業壓力較大,結構性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會維持,公開市場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也不高。不過為了防止形成單邊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防范杠桿套利,預計后續資金面的波動會放大。

對金融市場來說,流動性很難從實體向金融市場外溢了。
去年上半年,在貨幣供應擴張和實體經濟下行并存的時候,6-7月股票市場來了一輪普漲的行情。但自去年三季度有了“總閘門”的提法后,市場的表現就出現了風格分化,成長股的表現開始明顯不如抱團股。
當抱團股的估值位于高位后,隨著疫苗普及,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退出趨勢是確定的,不確定的是退出節奏,但不改退出的方向,時間不是高估值板塊的朋友,除非能通過連續較高的業績增長持續證明自己有消化估值的能力,基本面的確定性是投資者今年唯一需要關注的事。

3、投資結構優化,關注新基建
總量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基建投資增速會有控制,畢竟還要防隱性債務擴張和防通脹預期,上游價格漲太快會對小企業造成擠出。
盡管總量控制,總量控的是債務和杠桿的無序擴張和重復建設,而基建的結構是在優化的,畢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來看,新基建(5G)、老舊小區改造的民生工程和現代物流體系是重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了5G建設:“要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
從地方兩會來看,各省市都在加大5G的資本開支投入,省一級新建設的5G基站在1.5-5萬個,市一級像北京、上海新建設的5G基站分別為6000和8000個。

今年5G運營商以及5G提速、應用場景延伸的投資機會是可以關注的。
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這塊將成為穩基建投資者的重要抓手,老舊小區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是小區停車場、路面老化、照明設施破壞、外墻剝落、綠化面積少、公共空間不足等等,這些公共設施的改造,不僅可以短期穩定經濟增長,還能切實提高民生。

配合《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今年交運板塊的投資也會加速,配合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未來機場和航道建設預計會加速,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0年機場是241個,機場未來年均要增加10.6個,高等級航道2019年是1.38萬公里,未來要年均增加700公里。總量上機場和航道未來15年都是接近翻倍的。
為什么要強調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呢?主要是為了降低運輸和要素成本,讓更多的東部產業鏈能轉移到中西部。
比如機場建設和航道建設,本身可能不能直接盈利,但會帶來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和正外部性,現代物流體系能讓更多的中小城市與國際、國內重點城市連接,讓更多的經濟要素能留在當地。

4、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基調,要緊緊圍繞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進消費與投資有效結合,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擴大內需是個系統性工程。擴大內需最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敢消費、愿消費,這兩年的宏觀經濟運行既對消費擴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是出口和制造業投資的爆發,減弱了經濟增長對房地產和債務驅動的依賴,出口和制造業驅動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效果要比房地產好一些,房地產會導致收入分布兩極化。而且不少制造業和周期板塊的股票漲得也不錯,無論是基金持有人還是企業內部人員都能受益。

不利的一面是線下消費和服務遲遲因為疫情無法好轉,這對消費和線下服務業就業是壓制,所以要擴大消費,還是需要通過轉移支付,保民生,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長期來看,需要建設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需要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租賃房的供給,擴大教育和醫療的覆蓋面。
除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外,消費還可以通過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去培育。
比如,從政策上,可以繼續促進家電和汽車下鄉活動,比如通過地方的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消費型城市IP,促進地方消費和旅游,再比如通過交通和物流體系建設,運用好“互聯網+”,促進農村電商和線上消費活動等等。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由于受疫情影響,部分線下文旅消費以及服務板塊的業績被砸了一個坑,但隨著疫苗的普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逐漸減弱,再疊加內需改革形成的合力,部分線下消費和可選消費將迎來確定的景氣度反轉。

5、經濟安全和糧食安全問題十分重要
經濟安全主要是要解決“卡脖子問題”,要實現安全可控,擺脫技術上的依賴,包括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尤其是在國際貿易摩擦后,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保障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因為過去買得到的,現在不一定買得到。

從長期來看,創新驅動也是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的根本要求,靠廉價要素驅動、兩頭在外的老路子已經走不下去了。
這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堅持創新被提到了核心地位:“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要實現創新驅動:1)發揮好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2)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3)建設國際和區域創新中心;4)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基礎研究,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5)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5)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

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今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上游和制造業,上游指的是核心零部件、核心原材料、戰略性資源等等,制造業指的是在海外美元流動性泛濫的時候,國內制造業出海,成為世界級龍頭的戰略機遇。

先舉個上游的例子。
近期汽車缺芯,本質上是因疫情后電子消費和汽車消費猛增,汽車開始走智能化轉型,對芯片有剛性的需求,但同時由于過去幾年芯片生產商把預期打得比較悲觀(全球貿易摩擦、經濟下行預期、疫情等等)沒有擴產,導致產能短期供應不足。

結果上游芯片的緊缺導致汽車企業不得不減產,在這一背景下,各國肯定是優先保障本國的供給,這個時候就一定得保證國內汽車芯片自主可控了。但芯片的供給不是一下子就能供應上的,所以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今年還是能維持高增長的,而且還有政策上的支持,享有政策溢價。

今年大概率是一個全球范圍的主動補庫存周期,機遇在供給稀缺的上游,無論是核心零部件還是原材料,都擁有較為確定的投資機遇。可以找有進口替代、政策扶持的上游,也可以找國內有資源稟賦,同時在加大力度搞供給端整合的,比如稀土。

對制造業企業來說,當前的戰略機遇也是空前的,一方面海外美元流動性過剩,而且這次美元流動性是沉淀在實體的貨幣供應量,和2008年那種投放在金融機構的基礎貨幣不一樣;另一方面,經過供給側改革后的產能整合和設備更新改造,國內的制造業企業成本不斷下移,人均產出和技術壁壘不斷升級。

除了創新驅動和科技自立自強以外,今年政府報告也專門提到糧食安全的問題:“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我們一定要下力氣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需要關注的是,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給糧食產量定了指標,要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部分地方的兩會也量化了糧食產量目標。
在中央一號文件里,糧食安全問題就已經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保障糧食安全主要圍繞著以下幾個點展開:1)嚴守耕地紅線;2)推動農業技術進步和推廣,加快推進生物育種,打好種業翻身仗;3)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4)培育規模化經營主體和建設高標準農田。

6、堅持房住不炒,加大租賃住房供給
從去年以來,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部分大中型城市再次啟動房地產調控措施,抑制高房價。

從去年到現在,出口-制造業投資的順周期動能非常強,強烈的主動補庫存意愿也推高了上游商品的價格,為了防止上游價格上漲對中小企業產生擠出效應,壓房價和防通脹成為了政策的必然選項。但抑制房價僅靠需求端管制或行政手段是不夠的,畢竟最主要的矛盾在于房子的稀缺性。為了緩解房價上漲的壓力,緩解年輕人口住房困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可見,今年“房住不炒”的重點,是要擴大租賃房供給,滿足年輕人口的住房需求。

對核心一、二線城市來說,意味著城市面積還需繼續擴容,部分一線城市十四五開始強調要繼續建新城。一線城市的房價之所以維持高位,除了貨幣寬松、抗通脹和供給稀缺等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一線城市房產還附加了優質的醫療、教育功能,因此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實現在租賃房周邊要有醫療、教育資源的配套,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否則還是解決不了對核心區房地產配置剛性需求的問題。

住房問題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住房價格控制不住,擴大內需、培育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就比較難了,因為錢都得攢首付和還房貸,而且還會影響到人口出生率。從地方兩會來看,各地推出的政策性住房供給確實超預期,北京5萬套、上海5.3萬套、深圳是在2035年不低于100萬套。

7、發力碳達峰、碳中和
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全球變暖,自然災害頻繁。中國前期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對資源及環境的耗用過大,除了要承擔大國責任外,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本身也難以為繼。中國的風光發電裝機容量均已居全球首位,同時也具備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能力。從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也提到了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要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在消費端會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在發電端會鼓勵風電、光伏、水電、核電、氫能發電;在運輸端需要電化學儲能和特高壓,因為消費能源的發達地區在東部,生產能源的在中西部,需要特高壓運輸。

在需求確定性改善的時候,往往會引發企業的主動補庫存行為,所以市場此前關注供給稀缺,供給彈性不高的上游投資機會。比如供給相對不足的銅,受益于電氣化的確定性需求,表現較好,還有新能源金屬鋰、鎳、鈷、鋁、稀土永磁等,這也是前期支撐它們價格上漲的核心邏輯。但近期,這些光伏、新能源金屬的上漲走勢出現了逆轉。

因為這些新能源金屬價格已經處于高位,需求改善又是一個長周期的邏輯,一致性長期看好很快就讓長期邏輯兌現了,價格上漲透支了未來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隨著價格的上漲,邊際定價已經轉移到了供給端手里,如果出現了供給修復,就會出現較為慘烈的下跌,比如說近期的鎳。盡管發力清潔能源是長期趨勢,但不代表傳統行業沒有投資機會。
與新能源、光伏相關的板塊和標的估值都比較高了,一旦供給端開始回暖,產品價格和盈利能不能維持高位還不好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由于傳統板塊的估值低,關注度不高,說不定更有想象空間。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目標,碳排放高的傳統行業產量肯定得壓降。以鋼鐵行業為例,工信部發言人1月26日表示,“著眼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階段性目標,確保2021年全面實現鋼鐵產量同比的下降。”

這意味著中小鋼企的產能和產量會有壓降壓力,這樣的話全行業的價格彈性就起來了,而且行業內部兼并重組后,對上游的議價權也能上升,對龍頭鋼鐵、煤炭企業而言,盈利能力反而提高了。而且這變成了一個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重大投資主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地產-基建需求驅動的周期性波動,鋼鐵行業將徹底擺脫產能過剩對盈利的桎梏,估值將明顯上移。

除了鋼鐵外,還有石化、建筑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龍頭在未來兼并重組、產業格局向好、龍頭議價權提升的浪潮下是受益的,需要仔細挖掘。

8、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了“將反壟斷和遏制資本無序擴張作為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的核心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遏制競爭,因為適當的市場競爭是可以促進創新和進步的。反壟斷也是為了防范資本的無序擴張,具體來看,體現以下幾個方面:比如利用平臺的優勢,屏蔽店鋪,比如用“大數據殺熟”,搞差異化定價,再比如無正當理由低價銷售,通過低價補貼擠出競爭對手等。

數據和勞動、資本、土地一樣,都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但對大數據的監管是不夠完善的,預計未來會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強隱私保護,將部分數據資產開放共享。

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反壟斷意味著什么呢?
近幾年由于經濟變為存量博弈,低利率環境疊加供給端產能限制和環保約束,我們看到行業龍頭的地位是不斷加強的。但是,隨著行業龍頭地位不斷上升,又出現了行業龍頭通過壟斷地位遏制市場競爭的行為,當行業被各個龍頭控制,不僅影響到競爭中性的原則,對民生和就業也產生了影響。

反壟斷實際上是對過去龍頭地位不斷加強的糾偏,這至少給了行業前幾位的企業有了喘息空間。而且隨著美國財政貨幣化的推進,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M1和M2同比都突破到了近幾十年來的高位,有了增量,經濟存量博弈的邏輯就發生了一點變化。

未來是可以看看中證1000的一些機會的。濟南沖床廠家表示,在經濟復蘇和反壟斷疊加的背景下,細分領域和行業內部的一些老二、老三,它們估值低但業績向上的彈性不一定低。
(本文作者介紹:紅塔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本文援引自網絡或其他媒體,與揚鍛官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沖壓自動化的方式及差異,多機沖壓線視頻欣賞
寧波沖床廠家|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這些熱點問題都回應了